当前位置:上海壹博医院 > 媒体报道 >

除了生理上的治疗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尊重

来源:钱江晚报发布时间:2016-07-28编辑:wenan

   对于汪强来说,他的人生,无疑是不幸之中的幸运。

  然而,在面对全国七百多万脑瘫残疾群体的现实时,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像汪宝柱这样,坚持为儿子汪强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

  而且,在面临“僧多粥少”的资金量比例、社会公益募捐难以及社会认同不足等问题时,脑瘫群体的现实困境,依旧凸显。

  中国有七百多万脑瘫残疾人

  无助和绝望萦绕着这些家庭

  如今,汪强的母亲刘惠琴经常会被天津的一些政府机构或组织邀请,向一些脑瘫患者家庭讲述汪强的故事,以此来让更多类似情况的家庭充满信心。

  这也是汪强的愿望之一,在和钱江晚报记者交流时,他也提及,很希望能将自己的生活写成一本书或拍成一部纪录片,从而鼓励那些正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确实,这个群体的数量并不小。

  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在2‰—5‰之间。若按2‰计算,每5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脑瘫”。

  而在中国,据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官方今年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则显示,我国现有“脑瘫”患者约七百多万人。

  钱江晚报记者通过QQ,找到了一个脑瘫孩子家长群,在那里面,认识了一个脑瘫孩子的母亲周慧。周慧(化名)一直都很惆怅自己大儿子的未来。在她身边,也因为多年来的四处求医,而交往了好些病友家长。虽然不少家庭在这种情况下,被允许拥有第二胎,但即便有了正常的第二个孩子,这些家长们依旧难以真正的释怀。

  “你可以上网去搜,像我们这样的群体,现在很多,天南海北的交流治疗经验和相关信息。”周慧说,她总感觉很无助,甚至绝望,有时候却又因为病友家长们的互相鼓励而感觉十分温暖。

  并非每个类似的家庭都能勇敢地抵抗这种绝望感。因为孩子是脑瘫而遗弃孩子的,或者由此引发家庭离异的事情并不在少数。

  “我也知道这里面的难处,若不是逼到走投无路了,谁又会愿意抛弃自己的孩子呢。” 这几年下来,周慧身边见过的类似案例并不在少数,有时候她也会象征性的去劝说几句,但她明白,这是不会有效果的,“这里面的纠结与痛楚,不是一般家庭能想象的。我既不理解,也很理解。”

  国家帮扶资金量多,但分配难以均匀

  公益募捐项目也难以长期维持

  不理解,是周慧难以想象抛弃一个孩子时,家长是需要有何等的勇气,才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而周慧所说的理解,也是因为毕竟在一个家庭里,有一个成员是脑瘫的话,对于这个家庭的打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各级政府对脑瘫家庭都有相应的帮扶,但那对很多家庭而言还是杯水车薪。”周慧说,即便像她家这样相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也会感到异常疲惫。

  这一点,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为会员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脑瘫诊疗标准》主笔的孙成彦,亦有同感。

  “十二五之后,国家和各级政府其实在救助脑瘫方面给予的资金支持还是很大的。”孙成彦表示,但在相应的分发标准,以及治疗技术和连续性治疗理念层面,确实还存在有不足。

  孙成彦坦言,在治疗脑瘫的这条路上,精力和金钱的花费量确实很大,这也导致很多家庭无法在承受这种压力和现实时,只能将孩子送到福利院。

  “另一方面,无论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公益项目筹资,都存在明显的困境。”周慧并没有说错,在面对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时,目前的社会公益资金募集并不理想。

  此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曾有一个脑瘫儿童救助项目,但早在两年前,这个项目就已经终止了。“一方面是人员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资金凑集问题。”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个项目并没有持续太久,以上两个主要问题直接制约了项目的发展,“但我们也还在努力。”

  除了生理上的治疗

  脑瘫群体更需要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对于未来,周慧和身边的病友家长聊过很多,他们的首要希望,就是通过治疗,能够让孩子康复、痊愈。

  “治愈”——这也是如今很多脑瘫专科医院在对外宣传中,所经常提及的核心问题。但面对脑瘫这种残疾,在孙成彦看来,依照目前的医疗科技水平,“治愈”脑瘫,这是不可能的。

  在孙成彦看来,让重度脑瘫患者能够生活下去,中度或轻度的,能有足够的自理能力,更好一点的就是还能为社会做贡献,这其实就是目前最好的现实,“如果盲目的治疗,花钱多少还是其次,问题是有些治疗不仅无益,还会加深对孩子的伤害,那就很糟糕。”

  周慧和她认识的大部分脑瘫患儿家长们,一直期望国家能够颁布更为完善和全面的有力措施、社会公益组织拥有更多帮扶的渠道,以便脑瘫家庭能通过更多的渠道来获取合理的帮扶。

  “另一方面,希望全社会都能认同、正视和尊重这个群体。”周慧说,和正常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认同,是脑瘫患者在未来生存于这个社会时,最为基础也极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但这种认同与尊重,她感觉现在并不乐观,“没有基本的尊重与认同,脑瘫患者心理上的伤害,将更影响他们走上社会的步伐。”

  对此,汪宝柱也有深刻的同感。在他和妻子看来,治疗汪强生理上的问题,仅是第一步,树立心理上的自信,以及让汪强能和正常人一样被这个社会尊重、接纳,则是引导汪强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步骤。

  从去年开始,周慧也会定期和病友家长们一起,带着孩子聚会,甚至出游,尽可能让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在一起玩,让他们树立自己与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识。

  这也是汪强一家正在做的:除了向正常人教授拳击,汪强每周还会去当地的残联、福利院和特教学校,给孩子们当拳击教练,“这样做,也能让我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也让社会更好的了解这个群体。”

  不一样的人生

  “刚强哥”圆大学梦

  颤抖双手书写人生

  22岁的****是安徽省太和县人,在五六个月大时被确诊为脑瘫,10岁时在****的强烈要求下,父亲答应让他上学。今年,****参加高考并被安徽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录取。****能考上大学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他曾经仅仅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就花费了两个月时间。****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令同学们非常感动,在校园里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刚强哥”。

  建公益网站

  帮助与自己一样的残疾人

  今年27岁的马林看上去和一般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和他交谈后就会发现,马林存在语言障碍。由于患有先天性脑瘫,马林无法准确发音,只能说出大概音调,一般人很难跟他通过语言来交流。坐在一旁的王淑敏是马林的妈妈,同时也是马林的“翻译”,马林说的话,只有和他朝夕相处的妈妈能听懂。就是这样一个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年轻人,他通过自学掌握了编程技能,并建立公益网站帮助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

  “天使女孩”

  4年单指敲出6部长篇小说

  刘晓琳是山东莱阳人,因出生时难产缺氧,患上了重度脑瘫,手脚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自如活动,走路要靠在墙上一点一点挪动,说话含糊不清。但她用一根手指,4年敲出6部长篇小说,共计200万字。她用细腻的文字和乐观的精神打动了网友,在网上拥有众多粉丝,被网友称为“天使女孩”。

  来源:钱江晚报

  地址:http://news.sina.com.cn/c/2014-10-13/033930979224.shtml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上海日报】Patients sing the praises of their saviors on Doctors' Day
【上海日报】Patients sing the praises of their saviors on Doctors' Day
【东方网】门诊大厅的歌声来得猝不及防 20多省50家庭为何来沪过这个节?
【东方网】门诊大厅的歌声来得猝不及防 20多省50家庭为何来沪过这个节?
【看医界】医师节,这群医生收到一份最好的礼物!
【看医界】医师节,这群医生收到一份最好的礼物!
【澎湃新闻】今天是中国医师节,50个脑瘫患儿来到这家医院唱歌感谢医生
【澎湃新闻】今天是中国医师节,50个脑瘫患儿来到这家医院唱歌感谢医生

壹博故事

/Eber the story
医者情怀,一生执着,感人至深,聆听壹博故事!
+MORE

壹博医生专科团队

孙成彦功能神经外科团队

孙成彦功能神经外科团队

诊治范围:脑瘫、截瘫、偏瘫、癫痫、顽固性疼痛,运动…

骨与周围神经团队

骨与周围神经团队

诊治范围:骨坏死、骨缺损、骨关节损伤或严重创伤、脊…

手外科团队

手外科团队

诊治范围:产瘫、臂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手部骨…